

另外,关于车身一体化压铸更深度的内容,大家可以参加我们将于2025年3月19-21日举办的《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峰会》继续聚焦汽车冲压、车身一体化压铸、焊装、涂装、总装、数字化工厂、设备智能运维、智慧物流、能源管理等8大板块,共计100多场技术热点分享,1800+人与会。欢迎大家扫码报名咨询!

扫码立即报名参会
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模具制造出成品,替代了传统汽车工艺中的冲压、焊接两大工序。举个例子,以前的手机由一个个零部件组装,而现在的手机,很多部件都是一体化工艺,缩减了组装工序、节省了成本、人力。
一体化压铸技术有三大优点,首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降低生产成本。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,用上一体化压铸工艺后,成本降低40%。注意,这里指的是后底板总成系统的成本降低40%,并非整车。话虽如此,但这还是为上海超级工厂节省了不少人力、物力,时间。

而这也就大大减少了工作岗位,传统车企焊装车间一般会配备200-300名工人,而一体式压铸车间只需要20-30名工人即可,按5000元/月的工资,一个月最少都能省下90万元,再算是螺栓等连接件,对于车企而言,能节约一大笔费用。

看到这,可能有小伙伴会问,车子减重后,安全性是否同步下降呢?如果按照传统车企那一套工艺流程来看,的确有这个风险。不过,一体压铸工艺件多位高强度合金材质,对比传统钢材更硬,抗扭转刚度更高。

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第三大优点就是,扩大空间。众所周知,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平铺在车底下,因此也侵占了不少车内垂直高度空间,而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后,可以更方便地将车身与电池进行结合,增加适当车内空间。说了这么多优点,那一体化压铸车身的缺点,都有哪些呢?
一体式压铸会让车辆在碰撞后的维修费用变得昂贵,因为它不像传统汽车那样仅需更换掉损坏的零件就行,而是要全部换掉。所以,这也在暗处增加了我们的用车成本。

不过,针对第二个缺点,据我们所了解,一体压铸工艺也在慢慢改进中,比如调整铝合金的组合,在更薄的厚度下达到更高的屈服强度。再比如,通过调整某个部位的结构设计,来改善各个区域的强度问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