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制动鼓低合金化的生产实践

汽车制动鼓低合金化的生产实践

全文约2230字   预计阅读时间:8分钟

制动鼓在汽车运行时服役条件十分恶劣,要受到刹车片强大的压力及巨大的静或动摩擦力的综合作用。当汽车制动时,刹车片对制动鼓内表面沿茎向施加压力,使使其中产生周向张力;同时由于制动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内表面之间产生动或静摩擦力,在其内表面局部区域内拉应力;再加上由于频繁制动产生的热量使制动鼓内表面局部温度急剧上升,随即由于导热而迅速冷却,从而产生热疲劳应力。当这些应力相互叠加时很容易在局部区域产生超过材料的强度,由此产生裂纹,在随后应力的进一步作用下裂纹沿制动鼓轴向和径向继续发展,产生大量的轴向裂纹,最终,最终导致制动鼓开裂、断裂。特别是在山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,由于负载过大,常造成其过早失效,这对汽车行驶安全造成很大危害。

因此,公司决定提高制动鼓的碳当量且采用低合金化处理。

汽车制动鼓低合金化的生产实践

图1 制动鼓工艺图

图2为裂纹缺陷图片,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裂纹、失圆现象而报废(见图2)。

汽车制动鼓低合金化的生产实践

图2 裂纹缺陷

1铁水化学成分选定

铁液化学成分选定,根据汽车制动鼓的使用性能,技术条件以及切削加工性制定合理的Cr、Cu灰铸铁的化学成分。经生产实践验证,确定汽车制动鼓铸件的铁液化学成分为:C 3.4~3.7、Si 1.5~2.1、Mn 0.7~1.0、S≤0.12、P<0.15、Cr 0.35~0.5、Cu 0.4~0.6。

铸件验收标准:单铸试棒抗拉强度>250Mpa,本体解剖抗拉强度要求220~300Mpa,制动面布氏硬度要求187~241,本体上不允许有莱氏体,游离碳化物<1%;游离碳化物+磷共晶<3%;细片状珠光体>95%,A型片状石墨均匀分布>80%;石墨长度3~5级。

1.1 碳和硅

C和Si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。C含量高,铸件组织中石墨数量也相应增多,对制动鼓这一特殊(耐热、耐磨)的铸件,组织中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石墨即高的CE,由于石墨在铸铁中热传导性最好,随着C含量的增加,石墨含量也随之增加,这样有利于散热,从而减少珠光体发生转变的可能性。高C带来的强度下降由合金化解决。硅在一定含量时可制造耐热铸铁,因此,硅也是提高铸铁耐热性元素。现将硅定为1.5~2.1%,是根据我厂及国内同行业生产HT250对硅的要求及各厂的控制水平而制定的。按耐热性的需求,硅的上限还可以提高一些,如美国制动鼓应用实例中,硅的上限大多在2.1%以上,最高到2.75%。

1.2 锰、硫、磷

灰铸铁中Mn的作用主要是平衡S的不良影响,当Mn的含量大于1.75S+0.3时,有稳定珠光体的作用,故灰铸铁中Mn量较高。而因Cr的加入,基体得到强化,Mn的含量就相应减少。Mn>1.0%时,制动鼓加工表面容易出现白口层,使机加工困难;Mn<0.5%时,铸件硬度不易保证,因而Mn的含量为0.7%~1.0%。S是灰铸铁中得有害元素,使铸件有热裂纹倾向,含量应严格控制在0.12%以下。P使灰铸铁有冷裂的缺点,但因一定量的P能形成显微硬度高的磷共晶,提高铸件硬度,故灰铸铁中P含量略微偏高。磷常能增加铸铁的耐磨性,略改善导热性,耐热性和长大等性能。现在我们定的上限0.12%,而在美国制动鼓应用实例中,磷的上限大多在0.2%,最高到0.33%,有些还要求下限为0.15%。

1.3 铬和铜

Cr的加入基于提高和稳定制动鼓铸件硬度为目的。生产实践发现Cr>0.5%后,制动鼓加工表面白口层偏高,硬度偏高,机加工困难。所以,Cr的含量应控制在Cr0.35%~0.5%。Cu可细化组织,用来提高铸铁的耐磨性,抗磨性能,以及耐振性,因此适用于有滑动磨擦的零件,如制动鼓,与铬配合使用,含量0.4%~0.6%。美国制动鼓应用实例为1.0~1.5%。

2生产条件

灰铁生产采用5t/h双排距热风冲天炉,出水温度1400°C以上,在出水槽加0.3%~0.5的75Si-Fe进行随流孕育。熔炼过程元素变化率大致为C:+30%~50%、Si:-10%~20%、Mn:-15%~25%、Cr:-5%~10%,P基本不变,S:+40%~60%(”+”表示增加,”-“表示烧损)。炉前浇注150mmx40mmx20mm三角试块,同样的砂型中浇注30mmx250mm圆柱试棒用以切取金相试样、抗拉试棒和硬度测试试样。合金元素Cr是60%的高碳铬铁,加入形式从后炉与金属炉料一起加入,Cu元素是以电解铜形式放入炉前浇注包内冲入铁水熔化方法加入。金属炉料为废钢和球铁回炉料。

3生产要点

3.1 熔炼过程质量控制

各种炉料严格分类堆放,表面要清洁,称量下料要按工艺进行,熔炼过程中要根据炉况控制好风量、风压,以保证炉况的稳定和提高铁液的温度及冲天炉熔化率,要严格控制好炉后合金加入量,以避免铁液成分波动过大。

3.2 炉前控制

炉前检测是制动鼓铸件熔炼控制的最后环节,直接反应铁液质量,炉前每包铁液都检查三角试块要求白口宽度为1~4个。

4结果及分析

为了考察化学成分铸件机械性能的影响,通过5天试产,得出下列数据。

汽车制动鼓低合金化的生产实践

5实际效果

我公司从2011年开始采用此熔炼工艺后,原先存在的制动鼓失圆、裂纹现象得到大幅度改善,效益明显。

6结论

(1) 化学成分和合金元素对铸件力学性能影响很大,通过调整C含量并进行合金化处理(Cr-Cu),可有效提高制动鼓材质的强度、硬度和抗热疲劳性进而提高制动鼓的使用寿命。但是要严格控制Cr、Cu的准确含量。

(2) 为了提高制动鼓的抗热疲劳性,必须提高制动鼓的散热性,也就必须提高制动鼓的C含量。

免责声明:文章来源《铸造》,作者:夏良山、刘治强,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铸造厂。我们旨在传播汽车底盘知识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,小编电话13501938921(微信同号)。

(0)
胡朝桓的头像胡朝桓编辑
上一篇 2025-02-20
下一篇 2025-02-20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返回顶部
Baidu
map